倒奶事件危机公关案例,倒奶事件舆情分析
一、事件概述
2017年底,一起倒奶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。当时有网友曝光一些超市将过期的牛奶重新包装上架。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,引起了大众的恐慌和不满。超市品牌在短时间内受到了严重的冲击,形象受损。
二、危机公关分析
1. 公关应对时效性差异
超市在面对倒奶事件的时候,非常被动。首先,超市没有早期危机预警机制,就算有危机预警机制,如果知道事件后,第一时间进行事故抢险,就能降低风险。但是超市反应迟缓,导致舆情风暴在社交网络上迅速蔓延。这说明企业在处理危机时,时效性至关重要。
2. 公关应对力度不足
对于倒奶事件,超市采取的公关应对策略是不足的。首先,超市没有采取透明和及时的信息发布策略,让公众和媒体对事件记忆加深。因为消费者对公司形象始终存有疑虑,如果超市能够稳妥应对,及时发布具有说服力的信息,公共安全事件风险也会降低;其次,超市没有及时按时发布产品缺陷的处理过程,而是选择等待事态发展后再说,这种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,因为它导致了道德上的负面效应,除了会让超市形象受到很大的挫伤之外,还会令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信心发生消耗。
3. 公关应对策略不够积极
在舆论高度关注的情况下,超市对与公众和媒体的沟通方式不够 proactive。相反,公司只是采取开放和公开的沟通方式,而没有采取积极、主动的方式。这使得超市在公众的直接感受中显得相对被动。他们没有尽力推销自己的消息,向消费者证明其经营方针的正确性以及对消费者的负责任程度。
4. 公关应对经验缺失
以上透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,超市在当前情况下的公关处理方式并不是特别成功。这表明超市缺乏应对危机、处理舆情的实际经验。如果企业能够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注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,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公关经验,将有助于提高应对危机和处理舆情的能力。
三、舆情分析
这场倒奶事件,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切。首先,消费者和媒体客观地预览了事态。其次,随着超市公开的道歉和解决方案的提出,舆情的氛围有所缓和。然而,当前舆论场仍有许多反对之声。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,而这些消费者由于该公司的管理缺陷而遭受了损失。超市如果不能通过积极、负责任的公关应对程序,及时承认责任并提供有力的解决方案,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。
四、结论
倒奶事件给超市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损失,这也告诉我们,在企业日常生产中,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,危机公关应对必须要高效地和即时地处理,透明化和全面化的信息发布,积极主动的公关方式,以及丰富的危机应对经验都是提高危机公关能力必须的方面。在降低社会风险和公司形象的损失,维护公司正常运作的同时,企业的声誉也将不断得到提升。
共有 0 条评论